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专题研究部署全省水生态环境工作
2月12日,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组织召开了2019年水生态环境工作专题研究会议。会议听取水生态环境处关于2019年重点工作的谋划打算:一是打好打响碧水保卫战第一枪,对23条小流域整治进行挂牌督战,强化组织10条流域污染防治方案实施,实施清单式销号管理;二是坚决完成两个国家指标任务,力争新增2个水质达标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三是在三个领域精准发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短,进一步削减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四是扎实开展四大流域污染防治,把沱江、岷江、涪江全流域和渠江部分支流污染整治作为重中之重;五是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三磷”科学综合整治,抓好黑臭水体整治监督,实施流域精细化管理,完成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等“水十条”重点工作任务。
在充分肯定全省水环境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后,于会文对2019年全省水生态保护工作作出了强调:一是要健全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强化与厅内业务处室、直属事业单位的联动配合;二是要充分依托发挥专家团队的力量,多组织专家现场调研、现场答疑、现场办公,提升难点堵点问题诊断研判能力;三是要积极搭建好平台载体,建立健全参与机制,调动高等科研院校参加全省水生态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要压实压牢市县主体责任,会同相关省直部门强化日常水质调度监管,严格“水十条”目标年度考核;五是要加快水生态环境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有效提升全省水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六是要加强对地方业务技术培训,要延长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帮助地方培养出1-2名业务“明白人”;七是要抓紧出台一些水生态环境管理的标准、导则、指导意见或指南,要保障基础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尽快实现水生态环境工作的平稳过渡;八是要加大水生态项目资金的统筹和监管,在项目包装指导上下功夫,在项目建设监管上求实效;九是要主动谋划“十四五”水质达标工作,结合全省拟新增的水质考核断面,统筹考虑、全域谋划、系统推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