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工作目标
围绕中央、省、市、区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全面抓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就业、公益性岗位援助安置就业、技能扶贫培训促进就业等就业扶贫各项工作。
2020年,全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在2200人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免费就业扶贫培训不少于1次,全年举办扶贫职业培训不少于3期;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援助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1000人以上;全年组织扶贫专场招聘会不少于6场,定向发布用工信息不少于3000条;全年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二、工作重点
(一)强化政策落地落实。
梳理和细化现有就业扶贫政策,贯彻落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企业吸纳就业、技能扶贫培训、创业扶持、异地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措施,巩固和扩大就业扶贫成果。结合东坡区实际,研究制定《东坡区就业扶贫十条措施》(附后),鼓励企业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
(二)提高就业帮扶精准度
向上争取就业专项资金120万元建设“农民工服务信息平台”,确保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结合就业网v2.0系统中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实名制数据库、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的比对复核工作,做实全区贫困劳动力统计数据,做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信息摸查和稳岗工作,有效提高精准就业服务质效。
(三)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
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托中高职、技师学院和定点职业培训学校,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实施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性技能培训。采取“请上来”到培训机构和“送下去”入镇进村的培训模式,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培训。针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对文化程度低的贫困劳动力开展专项能力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性技能。全年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不少于3期。
(四)开展就业扶贫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专项活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推介、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组织开展送岗位信息“进镇入村”和用工企业送岗入村等招聘活动。积极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全年不少于6场次,广泛收集、筛选、发布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信息不少于3000条,提高“人岗对接”质效。到对口支援的茂县组织至少1次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参会企业不少于20家,定期定向推送企业用工信息不少于100条,有效提高茂县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
(五)扶持返乡下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贯彻落实《东坡区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四条》的激励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财政支持、融资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政策扶持,对返乡创立实体且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加强市区共建创业孵化园区的建设,发挥好 “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利用创业服务窗口、创业项目库、导师库、专家库,提升对贫困劳动力创业者的服务、指导和开展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六)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
制定《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大就业扶贫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附后),开发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重点安置因疫情无法返岗和家庭因素无法外出就业的大龄、残疾和贫困家庭中无1人就业的贫困人员。每村可开发公益性岗位不超过5个(含现有岗位),每月岗位补贴600元/人。并做好对2020年公益性岗位从业贫困人员的监管工作,确保就业创业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七)开展贫困劳动力稳岗行动
加强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和关爱活动,指导督促企业与贫困劳动力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符合条件的企业、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000元/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务工,符合条件的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300元/人。开辟绿色通道,对发生劳动人事争议的贫困劳动力,做好仲裁与诉讼衔接,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对有转岗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及时提供转岗培训、岗位信息,帮助实现转岗就业。
(八)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回头看”
实行“脱贫不脱政策”,对全区2016年以来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继续实施就业扶贫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确保稳定就业脱贫。开展分片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确保就业扶贫实效。对近三年来参加过培训的786名贫困劳动力及637个扶贫公益性岗位进行全覆盖“回头看”。
三、资金保障
2020年,为确保全区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援助、就业创业奖补等就业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向上争取专项补助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眉山市东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