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雷速体育_中国足彩网¥在线直播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曾友 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 用心用情当好“引路人”

责任编辑:东坡区农业农村局 文章来源:东坡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19-06-06 点 击 量:

(眉山日报记者 王琴)“阿姨!最近屋头有什么困难,身体怎么样?今年柑橘挂果情况如何?”5月22日,东坡区多悦镇党委副书记曾友按照惯例,来到两河口村贫困户吉群英的家里,详细询问她家的最新情况。在吉群英心里,曾友就像她家孩子一样,每隔几天都会按时来家里“报到”,嘘寒问暖,并帮助他们一家解决生产生活相关问题。

去不同的贫困户家里走访慰问,已持续近3年之久。曾友希望他的每一次关怀,都能给贫困户及其家庭带来温暖。自2016年9月曾友分管多悦镇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便始终坚持在脱贫攻坚的一线,用心用情帮扶困难群众,用脚步丈量扶贫路,将扶贫工作放在关键突出位置,帮助当地的贫困户们解决了柑橘技术、保障性住房、公益岗位等问题,还通过产业扶贫,让村民们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扶贫一线 不忘初心坚守

当天,该镇林埂村5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余明桂从自家果园疏果后,回到家里,见到曾友,余明桂高兴不已。两人都已记不清见面的次数,可余明桂记得,正因曾友的全力帮助,才有了他家4口人100平方米的3室1厅1厨1卫的新房。

余明桂,是曾友分管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最熟悉的面孔之一。余明桂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条件十分贫困,在未修建保障房前,一家4口居住在低矮的、时常掉落瓦片的土坯房里,已有30多年时间。

“我暗自发誓一定让他们摆脱贫困。”2年多前,东坡区出台保障性住房政策,让曾友看到了希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在2018年年底,余明桂一家4口人搬入了新居,开启了新生活。

除了改善居住条件,余明桂家里有4亩多柑橘树,因技术薄弱,管理不善,果子卖不上高价。曾友又通过技术培训和高接换种,让他家的柑橘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今年将实现初投产,预计产值将达到3万元。

与余明桂家情况类似,吉群英也是在曾友的帮助下,顺利享受到了异地搬迁政策,修建了新房。同时曾友介绍吉群英的儿子在多悦镇学修摩托车技术,经过近2年的帮扶,吉群英的儿子已在镇上开了一间修车铺。曾友还为她家提供果园技术指导,发展水果产业,喂养跑山鸡,每年一家人的收入超过4万元,彻底改变了贫穷的面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现在到这些贫困户家里回访,心里特别高兴和满足。”曾友感慨地说,这些年的努力付出总算没有白费。贫困户们满脸的笑容,就是对他扶贫工作最大的肯定,贫困户每每说一次“满意”,就是对他最大的鞭策,未来的扶贫之路上,他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坚守扶贫梦。

产业扶贫 带领村民致富

“3年来,最感触的还是村民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识太薄弱”,在曾友看来,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将扶贫工作中“输血”变成“造血”。

在产业扶贫上,林埂村便是一个生动的实践。当年该村被评为市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了66户。这个棘手的问题,曾让曾友十分焦心。“几乎每天到村上了解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晚上回家就分析问题,没过多久便有了‘想法’。”曾友回忆道,他通过分析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环境等,鼓励引导村民将柚子改种,全部发展成为东坡的晚熟柑橘。

经过尝试,如今林埂村柑橘产业规模5300余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贫困户们不仅脱了贫,还拔掉了“穷根”,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

“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有晚熟柑橘,通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成功摘掉了‘贫困帽’。”谈到该村目前的发展,该村党支部书记代连金高兴地说,非常感谢曾友对村里扶贫工作的帮助,通过品改,水果产业发展前景更加明朗。

有了产业作为支撑,在该村未来发展思路上,曾友还提出了“一片橘海、一个广场、八颗明珠、十里长廊”的口号,借力该村乡村示范村的打造,将村内部分农户住房外观进行改造,公路扩宽至6米。同时,他还积极对外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林埂村的基础设施,并依托产业优势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是我扶贫之路的‘初心’。”总结3年多来的扶贫历程,曾友动情地说,只有真正将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竭尽所能为他们服务,这样的扶贫才是有温度的扶贫,才能真正实现扶贫的目的,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234号 网站标识码:5114020004
主办单位: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办公室 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app下载
微博
微信